• 国道310南移项目(图五)
  • 省道245三门峡至寺河段改建工程
  • 国道310南移项目(图三)
  • 省道244三门峡市区至大坝段抢险工程(图二)
  • 国道310南移项目(图一)
  • 省道244三门峡市区至大坝段抢险工程
 

 您当前位置:河南豫西路桥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公司新闻 >> 浏览文章


 
 

喜报!宋朝林荣获第二届 河南省农林水利交通建设系统“大工匠”

作者:佚名 日期:2024年04月12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次 


近日,从河南省农业交通建设工会传来喜讯,河南豫西路桥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朝林荣获第二届河南省农林水利交通建设系统“大工匠”。

宋朝林,中共党员,1966年4月生,毕业于长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现任河南豫西路桥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已在我市公路勘察设计领域连续奋战37年,足迹踏遍了三门峡各条干线公路,累计主持或负责勘察设计项目136项,路线总长9818公里,桥梁77座10960延米,隧道13座8100延米,完成项目建设管理370公里,总投资311亿元,是我市公路勘察设计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先后荣获省、市“优秀勘察设计院长”,市第二届崤函大工匠“五一劳动奖章”职工道德建设十佳先进个人“拔尖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先进工作者市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市公路系统“十大杰出人物”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为三门峡市干线公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成绩。

锐意进取,全力打造金牌勘察设计企业

作为企业负责人,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勘察设计市场,宋朝林始终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公司全体职工以人才兴院、科技强院为目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外争市场,内增活力”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精心设计”的工作要求。在他的带领下,河南豫西路桥勘察设计有限公拥有“四甲七乙”资质综合型勘察设计企业,创造出了骄人的业绩,在三门峡市干线公路“十五、十五、十”规划中共30余个项目获奖,其中完成G310洛三界至豫陕界段南移新建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G209王官黄河大桥及连接线新建工程、卢氏县兴县廊道示范项目、三门峡市郑西高铁客运南站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河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G344卢氏官坡至豫陕界、S313线陕县石原至三门峡西站、S245大岭路韩庄至红旗段项目卢氏当家河至淹鸠河段道路改建工程、G344卢氏县涧西至营子段改线工程、S326线木桐至豫陕界段改建工程分别获河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S512线灵宝川口至卢氏官道口段改建工程、S508线坡头至英豪段改建工程、S328卢氏县朱阳关镇区段改线工程分别荣获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

潜心钻研,科成果高效助推交通发展

宋朝林善于钻研,敢闯敢试。他运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公路设计施工领域积极探索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作为第一专利人,研发的“桥梁桥面更换铺装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可以快速将损坏的桥梁更换,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现已推广应用,仅在三门峡市干线公路60余座桥梁中应用就节省投资900余万元,且确保了质量,缩短了工期;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黄土边坡剥落病害处治技术研究》,仅在三门峡6条干线公路中应用就节省后期养护和管理费用约2188万元;完成的《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农村公路中的推广与应用研究》获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仅应用于三门峡10余条县乡公路就节省投资810余万元;编制河南省地方标准《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填补了我国隧道预防性养护规范的空白;在中文核心期刊《公路工程》发表“基于高模量剂和Terminal blend橡胶沥青复合改性技术耐久性高RAP掺量热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在《重庆交通大学学报》发表“中、下面层局部全脱空对三层结构面层的沥青路面受力影响”等多篇技术论文,同时有九项咨询成果获省工程咨询协会优秀咨询成果一、二、三等奖。由他主持的《三大公路深路堑边坡稳定性研究》《黄土地基稳定性及其防治研究》《大掺量粉煤灰砼路面在农村公路中推广应用研究》《加筋土挡墙技术在山区应用研究》等科研项目分获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他开发的计算机助设计软件(路线设计CAD、外业测设程序和概预算程序),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设计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在“四新”应用基础上,正在全力研究推广公路路面桥面除冰雪技术和如何增加桩基摩阻力面的技术攻关活动。

在他的带领下,2023年成立了“宋朝林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创新实践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和“传帮带”作用,开展技术培训、业务交流、师徒帮教等活动,加快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同时带领公司获得河南省首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专精特新”企业荣誉,此项荣誉的获得,是对个人及公司专业化发展、市场竞争优势、持续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肯定。

精耕细作,用心用情诠释大国工匠精神

宋朝林把事业看得比天还大,以苦为乐,于奉献37年来,他与日月星辰为伴,与高山、深沟、陡崖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的顽强作风,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其中三门峡市东环路项目作为民生民心“一号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拉大城市框架,奋力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部署。作为项目管理负责人,带头成立项目勘察设计小组,迅速着手开展路线走向、技术标准方案研究工作。作为城区重要环线通道,途经多个行政村镇及工业园区,地形地貌复杂、环境敏感点多、环保措施要求严,要发挥城市道路与干线公路服务高效衔接的关键枢纽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高质发展,就必须攻克这些难关,这也对项目设计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勘察设计工作苦在摸路、难在攻关,特别是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发现崤槐大道与三大路加宽路段拆迁量大、协调难度大,凭借着多年的规划经验,他对城市规划路网进行认真研究,对该路段进行反复调查,并多次与市、区各级部门沟通协商,最终经报请上级部门同意,将沿崤槐大道部分路段改至沿东侧政通路与工业路、沿三大路加宽路段改至沿规划槐树洼路北侧。新路线较原路线方案更具优势,实现了拆迁量小、协调难度小、老路利用率高、项目造价低的目标,有利于项目的推进实施,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实施沿黄生态廊道项目是三门峡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该项目临河临崖,地形十分复杂,沿线河谷深狭、山坡陡峭,局部为悬崖峭壁,设计工作量大,技术复杂性高。面对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资金缺”等一系列难题,该同志带领团队采用边勘察、边设计、边协调、边优化等方法,严格把握技术标准,第一时间组织设计技术人员分五组70余人,全面深入三门峡以东和灵宝以西沿黄临河现场勘察研究线路方案,争分夺秒,昼夜奋战,仅用20余天就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路线方案,该方案优化了路线平纵技术指标,合理避让基本农田、矿产修复区、环境敏感区、地质灾害区等,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和高填深挖,比原规划方案路线缩短约12公里,减少工程投资约14亿元,同时该设计方案通过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特点,把沿线的人文古迹、旅游景点、公园山林串联起来,有效推动融合发展,成为了一条造福群众的安澜廊道、生态廊道、节水廊道、富民廊道、幸福廊道。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回顾过往,宋朝林“钻、精、严”的专业精神,务实创新的发展理念诠释了大工匠”的匠心与担当,取得了优异成绩。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宋朝林将带领他的团队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勇于应对挑战,善于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开创勘察设计发展新局面,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河南豫西路桥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编号:豫ICP备17026074号
电话:0398-2817508            地址:三门峡市湖滨区虢国路东段